说起笋壳鱼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条鱼自2006年从泰国引进(在这之前就有人将其引进到大陆,真正养殖成功是在2006年),在大陆的养殖历史已有十余年。笋壳鱼原产于东南亚,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地区,是一条肉食性的热带鱼种,学名云斑尖塘鳢,因形似笋壳而得名。其肉洁白而细嫩,味美鲜香,是有鳞鱼中极为少见的骨刺极少的鱼类之一。相关科学研究对笋壳鱼的肉质和营养价值的分析表明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高端、昂贵是属于这条鱼的标签。
养殖笋壳鱼的塘口
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是笋壳鱼养殖最集中的区域。据乐平镇最早从事笋壳鱼养殖的叶广泉老板介绍,乐平镇目前有200余家笋壳鱼养殖户,总养殖面积约3000亩,养殖总量约为4000吨。养殖比较集中,且产量高,亩产4000斤以上的也不在少数。笋壳鱼的养殖成本在30元/斤左右,且商品鱼行情非常稳定,保持在48-50元/斤的价格,这样每斤鱼有将近20块钱的利润。
其实笋壳鱼养殖的高利润已是众所皆知,养殖技术过关的老养户一般都能赚钱,笋壳鱼养殖户们也被大家视为富裕的养殖群体。但笋壳鱼在大陆成功养殖这么多年来,养殖总量一直没有出现大量增长,跟风养殖现象不似其他养殖品种(这也是笋壳鱼价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几千吨的养殖总量在水产养殖业中微乎其微。既然养殖笋壳鱼效益这么好,为什么没有被大范围推广开来呢?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养殖门槛较高
笋壳鱼养殖门槛高,包括资金和技术两方面:资金方面,首先,养殖成本高达30元/斤,且饵料鱼都是现金交易;其次,由于笋壳鱼同一批鱼苗生长速度不一致,抢食能力强的鱼苗生长速度更快,这就导致前期同一塘鱼的规格有差异。为了避免互相残食,保证后期存活率和养殖产量,在幼苗时期必须经常分塘。成鱼养殖阶段一般分为大中小三个不同规格,分塘养殖。所以养殖笋壳鱼需要有好几个塘,养殖总面积至少需要一二十亩。按亩产3000斤计算,每斤鱼养殖成本30元,动辄需要一两百万的资金。技术方面,笋壳鱼养殖周期长,战线长,养殖技术难度加大,入冬棚前后,天气多变,容易暴发疾病。
苗种供应有限
目前没有人突破工厂化育苗,都是采用土塘育苗,产苗量比较低,苗种供不应求。另外,由于养殖户拿苗普遍没有计划,哪家苗场的苗便宜就选择哪家,流动性太大,不提前预订,苗场担心生产过多销不出去,也会有意控制产能。
有苗场负责人反映,笋壳鱼苗种市场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较明显,表现在买方对于苗种质量的识别度低,养殖户分不清苗种质量好坏,于是就倾向于买低价苗。这样就导致苗场没有足够的动力投入更多成本,去生产高质量的苗种。这种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得一些有志于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的人士感到苦恼。
笋壳鱼苗
人工饲料难以替代活鱼饵料
笋壳鱼长期依赖活鱼饵料,人工饲料供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任何一个品种,没有解决其饲料供给问题,想发展壮大几乎是不太可能。鱼仔的供应总是有限的,不是每个地区都能及时买到活鱼饵料。
虽然针对笋壳鱼人工饲料的开发与推广,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饲料厂在积极尝试。养殖户普遍反映人工配合饲料确实能加快鱼的生长速度,部分厂家的产品诱食性也非常好。但是基于成本和日常养殖管理两方面考虑,大部分养殖户选用饲料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养殖观念先进的养殖户愿意尝试。在养殖户看来,用鱼仔投喂有两点优势;第一,养殖管理更简单,笋壳鱼是肉食性鱼类,吃活鱼仔,将鱼仔投入到塘里,笋壳鱼自行捕食,不用过多操心,只需凭经验适时补充饵料鱼即可,一般10-15天补充一次。而如果用饲料投喂,养殖管理须得更加精细化,投料次数增多,人工成本也要上升;第二,用饲料喂出来的鱼是否体质健康、耐运输也是养殖户存在顾虑的地方,而且目前鱼仔的价格并不算很高,两相对比,养殖成本没有明显差异。
笋壳鱼饲料
笋壳鱼正在抢食饲料
养殖区域性限制
笋壳鱼是热带鱼,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30℃,最适温度25℃-30℃,10℃以下死亡,养殖区域局限在广东和海南这些偏热地带。而且笋壳鱼养殖周期长达一年,第一年5-8月放苗,来年同期才能出鱼。养殖周期长,加上不耐低温,所以还必须搭冬棚越冬。
笋壳鱼引入国内这么多年,为什么只在广东的部分地区有养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广东有多年的鳜鱼养殖基础,依托于鳜鱼养殖业的鲮鱼产业比较发达,能够供应充足的活饵,同样的条件外省就不具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