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9日,省名特优水产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赵大显教授团队在赣南综合试验站刘文玉站长团队和吉水县农业农村局领导陪同下深入吉安市吉水县,聚焦当地名特优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升级,在龙华、金富、大美三家水产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调研,以科技力量为名特优水产养殖注入新动能。 在龙华水产养殖基地,科研人员正对2023年繁育的38尾金色草鱼进行体长、体重等生长性状测量。这抹跃动的红色,源于一场跨越二十年的坚守——2004年,基地从草鱼夏花鱼苗中发现罕见红、金色变异个体,历经数代繁育波折,仅存5-6尾亲本。2023年,南昌大学赵大显团队与基地联合攻关,通过家系选育,从变异亲本繁育的水花中成功培育出2龄金草鱼F1代,为金色草鱼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团队正拟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寻找调控草鱼金色的主效功能基因,力争突破金色草鱼种质扩繁瓶颈,为最终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系)提供科学数据。 在金富渔业500亩池塘上,专家现场指导环棱螺"蠡湖一号"繁育设施建设,提出探索环棱螺大棚繁殖池塘鱼螺混养一体化模式,该模式既能就地解决苗种,又能通过螺类净化水质形成生态循环,可以生态经济双收益。 在大美生态基地,300亩稻鳖虾综合种养区呈现勃勃生机。通过引入6大优质甲鱼品系比选、清水小龙虾轮养及尾水生态净化系统,构建"一水三用、一地多收"模式。针对55亩尾水处理池,专家组提出通过"渔-蚌(螺)-藻-菌"模式进行尾水处理同时利用尾水处理区进行鲢鳙和螺蚌生态养殖的理念,提高综合效益。赵大显强调:"要用科学数据讲好江西生态渔故事,建立从水质监控到品质溯源的品牌体系,提升产品价值。"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每寸水面都产生生态价值!通过品系优化与品牌打造,生态甲鱼售价已达普通产品的3倍。" 从濒危红草鱼繁育,到环棱螺繁养一体化,再到稻鳖虾共生的生态经济双赢模式,这场科技助农行动彰显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力量。正如赵大显所言:"守护种质资源‘芯片’,创新生态绿色养殖模式,正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