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规淡水养殖鱼类水花下塘及标粗技术

2018-7-3 09:06| 发布者: 鄱阳湖水产网| 查看: 1770| 评论: 0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鱼的受精卵孵化成为能平游的幼体,称之为“水花”。“水花”下塘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鱼苗标粗成活率的高低,其技术要领一定要掌握。

  除杂下塘:选好池塘后,要在投放“水花”前彻底清塘,将池水抽到只剩20厘米,用生石灰化成石灰浆,全池泼洒,清除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底栖生物;青苔、水草不仅消耗池塘肥料,而且易缠死鱼苗,池塘准备前期需清理干净;“水花”下塘前还需拉空网1次——2次,看是否有野杂鱼、蝌蚪等敌害混入,若有,可采取拉空网和全池泼洒相关药物杀灭。

  肥水下塘:一定数量的轮虫、枝角类是“水花”的饵料基础。清塘、消毒后2天——4天,即可在池中每亩投放发酵有机肥,培育优良水质,以池水达到茶褐色或淡绿色透明度30厘米为准,为“水花”下塘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同时浮游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可以提高水体溶解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

  测水下塘:鱼苗下塘前需要用专业仪器设备检查前期生石灰、茶粕、漂白粉等清塘药物的药效是否完全消失。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是将一定数量的鱼苗放入水花捆箱中4小时“试水下塘”,通过观察鱼苗活动是否正常来决定是否可以下塘。

  适时下塘:“水花”下塘过早,鱼苗的鳔还没生长好,活动和摄食能力差,会直接沉入水底缺氧死亡;下塘过晚,鱼苗自身卵黄囊已吸收完,此时若外界营养源得不到足够补充,鱼苗会因缺乏营养而消瘦,影响体质和成活率。一般肉眼观察,鱼苗鳔已充气形成“腰点”,能够正常水平游泳和摄食,此时下塘最好。

  调温下塘:“水花”下塘时,应避开高温时间,外购的鱼苗,经长途运输,“水花”袋内的水温与池塘水温有差异,应调节水温,避免应激。生产中可将购买来的“水花”鱼苗同袋子一起放入池塘上风处静置10分钟,待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相近后,将袋子口倾斜于水中,让鱼苗自动游出,严禁倾倒。

  饱食下塘:鱼苗下塘前应喂一次蛋黄浆,将煮熟的蛋黄用两层纱布裹住,在盛水容器内漂洗数次。实践中一般每100万尾“水花”喂一个蛋黄。

  “水花”标粗是发展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生产中,有的养殖户的“水花”标粗过程短,成活比例大;有的则长得慢、参差不齐、成活率低,其差别在于没有掌握好技术要点。

  专池饲养:“水花”阶段的鱼苗,体质娇嫩,摄食能力低,环境适应性差,在这种情况下,专池饲养是根本。

  合理密放:“水花”下塘时,首先要看盛装“水花”氧气袋里的水温与池水温度有无差别,温度相差3℃以上,鱼苗下塘后会“感冒”,造成批量死亡,如若温差过大,应将装鱼氧气袋放入池塘静置十几分钟,稳定温差。投苗时,应在鱼塘上风处操作,放养密度根据鱼苗品种、季节早晚、鱼池条件、饵料情况等因素确定,生产中每亩投放50万尾。

  加强管理:鱼苗下塘后,用新鲜豆浆投喂,每天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2点、下午5点各投喂一次,每亩日投喂量3千克干黄豆。半个月后,“水花”基本达到“乌仔”规格,此时可在豆浆中掺杂苗种配合饲料,适池塘枝角类、桡足类丰富程度合理调整日投喂量。

  “水花”生长季节,正是“梅雨”季节,应坚持早、中、晚巡塘,捞取水中青蛙卵、观察鱼苗长势情况,发现小鱼苗浮头,说明池水过肥,应加注新水;发现小鱼苗在池边游塘,说明饵料不足,应适当补投饵料;发现鱼苗集群池边顶水,说明池塘有渗漏现象。

  疾病预防,防重于治:除了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及时拉网锻炼、提高鱼体抗应激外,还要切实做好鱼病防治工作。苗种期,池塘水质过肥,应当防治气泡病的发生,防治措施可用氯化钠全池泼洒。

小黑屋|特种水生生物-鄱阳湖水产网 ( 赣ICP备16006353号-1 )

赣公网安备 36011102000314号

GMT+8, 2025-1-13 02: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