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水质优劣判断方法及调节措施

2017-7-31 09:37| 发布者: 鄱阳湖水产网| 查看: 1001| 评论: 0

水质的优劣与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息息相关,一旦水质管理不善,就会造成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导致水质变坏和酸化,轻则抑制养殖动物的生长,造成饲料系数上升,养殖成本加大,养殖收益减少;重则暴发病害,甚至导致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一、池塘水色是怎样形成的

  水色与所施肥料、浮游生物种群及其数量多少有关,养鱼的水大都要施肥,尤其主养花白鲢的鱼塘。施化肥的池塘,其水色由开始时的黄褐色逐渐转为黄绿色,再转为嫩绿色,最后呈现蓝绿色。这是因为出现黄绿色时,浮游植物中的硅藻和绿藻比较多,之后当鞭毛藻占优势时,水色出现嫩绿,最后蓝绿藻占优势,水色蓝绿。

  施粪肥的养殖塘口,水色由黑褐转为黄褐,再变为茶褐,最后呈现红褐。同样道理,这是因为金黄藻及硅藻占优势,才出现黄褐色的缘故,当金黄藻衰退,隐藻、硅藻、甲藻占优势时,呈茶褐色,之后裸藻及原生动物出现,而硅藻锐减时,水色便变为红褐色。

  同样道理,施牛粪的鱼塘,水色为淡褐色;施猪粪的呈酱红色;施人粪的为深绿色;施鸡粪的为黄绿色。

  二、什么样的水色对养殖有利

  对养鱼有利的水色有两类:一类是绿色,包括黄绿、褐绿、油绿三种;另一类是褐色,包括黄褐、红褐、绿褐三种。这是因为这两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多,鱼类容易吸收消化的也多。如果水色呈浅绿、暗绿或灰蓝色,只能反映浮游植物数量多,而不能说明其质量好,这种水一般列为瘦水,是养不好鱼的。如果水色呈乌黑、棕黑或铜绿色,甚至带有腥臭味,这是变坏的预兆,是老水或恶水,将会造成死鱼。

  如果出现“水华”,则具有双重性。这种水反映水色肥,对鱼类可以提供容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种类也多,这是有利的一面。但这种水质难以长期维持,经验不足的养鱼户很难掌握其规律。当天气变化时,藻类因缺氧而发生大量死亡时,水质便会迅速恶化变黑,甚至发臭,出现泛塘死鱼。

  三、什么是“肥、活、爽”的水质

  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多,有机物与营养盐类丰富。

  活:表示水色经常在变化。水色有月变化和日变化(上、下午和上、下风处的变化)。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交替出现,特别是鱼类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数量多,质量好,出现频率高。

  爽:表示池水透明度适中(25——40厘米),水中溶氧条件好,水面洁净,无油膜、浮沫、泛泡等。

  池塘养鱼的水质要求达到“肥、活、爽”才是最优水质,其中肥是关键。但肥而不活,肥而不爽,却不是优质水。因为浮游生物测定指数揭示,水体中多数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种群,是老水。肉眼观察,这种水色一天内无变化。而肥中带活、肥中有爽的水,具有变化规律:一是上下午有变化,表现为上午淡、下午浓,这符合藻类具趋光性活动的特点,即上午浮游植物少、下午多;二是上下风处有变化,即是上风处水色淡,下风处浓。这种水易生成水华,是优质水的标志,反之是瘦水或老水。

  此外,还需用心观察10天至半月的水色有否变化。如果进行着由浓转淡再转浓,或由淡转浓再转淡的变化,说明藻类在世代交替繁殖,是水质优良的标志,是浮游植物世代交替中出现的必然结果。作为一名养鱼户,要善于培养好水质,利用好水质。只有管好一池水,才能养好一池鱼。

  四、淡水池塘水质变化规律

  淡水养殖池塘的水质根据养殖生产季节不同,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早春季节水温较低,池水相对静态,水质清澈,养殖生产中此时多是清塘消毒,施基肥。进入生产季节的春季和夏初,水温不断回升,鱼类处于生长季节,随着施肥、投饵等各种人为干预因素的增加,水质打破原有的平衡,逐渐会发生变化,此阶段水质一般良好,不会急剧恶化。进入夏季7——8月,水温高,经常在30℃左右波动,昼夜温差小,水体上下对流交换差,甚至处于静止状态,水体上下水温、溶氧和其他理化生物因子分层现象明显,池塘生态条件很差,极易形成老水。加之鱼类快速生长,池塘载鱼量增加,水体营养盐类减少,水质容易恶化变质。一旦天气突变,水体上下剧烈交换,水质极度恶化,极易发生鱼类浮头、严重浮头直至泛塘,造成毁灭性损失。秋季到冬初水温又不断下降,水温在15——25℃或略高的水平上来回波动,同时昼夜温差较大,水体上下对流交换好,水体又处于良好的运动中,水质逐渐转好。

  根据池塘水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季节的水质变化,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人为地改变水质状况,使池水达到“肥、活、嫩、爽”的目的,为池塘鱼类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淡绿色、翠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这种水色在鱼、虾、蟹养殖中,都是希望得到的最佳水色,尤其在幼体阶段的养殖中,更为需要。这种水色中富含金藻门、绿藻门中的小球藻、栅藻、板星藻等藻类。这些藻类的品质富含营养盐类及维生素,并易于作为营养物被消化吸收;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可向水中提供溶解氧。这种水色的水体,透明度大多在20——30厘米,水质稳定,水中有机、无机悬浮物较少,水产养殖中所要求的“肥而爽”之水质,即为这种水色的水质,这是保证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优质水色。培育和保持该种水色调控技术为:

  1.放养前,塘口先用生石灰消毒,并投放有机肥,一般每亩生石灰用量150千克左右,清塘后投放有机肥培育水质,视塘口底泥肥沃程度、用量在100——150千克/亩。

  2.养殖过程中,遇有水色由淡绿、翠绿色变浓变深,可适当添注新水稀释调节,达到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水色的状态。

  六、深绿色水色调优措施

  这种水色呈深绿色,且浓度加大,因此透明度较低,一般不足15厘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门为主,如螺旋藻、衣藻等。这种水色的水质较肥,且较稳定,可持续较长时间,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在养殖盛期的塘口水体中,大多为这种水色。在浓绿色水中,藻类日趋老化,但光合作用强盛,产氧功能好,并仍可被消化吸收利用,所以在成鱼养殖中仍属良好水质之列。但是,在养殖高温季节,这种水色水质要注意加注新水调节,以防由于残饵及排泄物增加,致使水质进一步变浓,造成水体底部氨氮、亚硝酸盐有害物质浓度加大,水中溶氧减少,水质变坏,从而使养殖效果降低,甚至会引发疾病,造成养殖损失。养殖者可采取以下调优措施:

  1.选择在晴天中午或下午添加新鲜水,每次加水20——30厘米,新水中含有较多的有益藻类,可作为池内新藻种的补充,以保持池中有益藻类的优势。

  2.全池泼洒沸石粉(主要成分:二氧化硅),1米水深用量为10千克/亩,以吸附池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净化养殖水体。

  3.全池泼洒活水养水宝(主要成分:壳聚糖、柠檬酸肽等),1米水深用量为300毫升/亩,每10——15天1次,以促进有益藻类繁殖生长,保持养殖环境生态平衡。

  七、蓝绿色水色改良措施

  蓝绿色水色的形成,主要是由微囊藻、颤藻、鱼腥藻、螺旋藻等蓝藻门藻类的大量繁殖所致,造成水色浓浊,透明度不足15厘米,在池塘下风端的水体中有大量蓝绿色悬浮颗粒,水面表层漂浮着带状、云状蓝绿色藻群,并伴有气泡出现。当水温达到30℃以上时,藻类陆续出现死亡,造成池水恶化。该种水色的出现,标志着池水开始老化,属不良养殖水色。若浓度过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将会造成养殖病害暴发,甚至导致养殖动物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养殖者应采取以下改良措施:

  1.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以控制蓝藻获得赖以生存繁殖的营养。

  2.选择晴朗无风的白天抽排掉一部分含藻类的表层水,晚上再抽排掉一部分底层污水。也可采用捞海和密网在池塘下风端进行人工捞藻。

  3.蓝藻泛滥时,全池泼洒蓝藻宁(主要成分:侧孢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1米水深用量为250——300克/亩,使用前需开机增氧,下风蓝藻聚集处为重点泼洒区域,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消除蓝藻滋生和水华。

  八、茶褐色水色保持措施

  茶褐色水色中以硅藻门种类为优势种群,并含有新月藻、舟形藻、褐指藻、甲藻等绿藻。该种水色中藻类含有钙、镁、铁等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都是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其营养丰富,极易被消化吸收。该种水色中的溶氧丰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低,养殖动物发病率也低,属“肥而爽”之水色,是保证养殖成功的优良水色,也是苗种培育阶段所期望的水色,所不足的是保持的时间较短,一般在10——15天后逐渐转变为其他水色。主要保持措施有:

  1.追施腐熟发酵好的畜禽粪肥,用量为50——100千克/亩,每10——15天追施1次,以保持池水的肥度,延长水色的持续时间。具体的施肥量可视水色的变化情况灵活掌控。

  2.追施长效生物有机肥水王(主要成分: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等多种有益菌群及有机质),1米水深用量为500克/亩,每15天左右追施1次,提高水体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转化率,补充微量元素,为硅藻提供营养源,促进其繁殖生长,以维持水体藻相、菌相平衡。

  3.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素(主要成分:多种氨基酸、腐植酸钠、有机质、活性多糖、微量元素、活性肽等),用量为500——600毫升/亩,每10天左右追施1次,为有益微生物补充营养,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产生。

小黑屋|特种水生生物-鄱阳湖水产网 ( 赣ICP备16006353号-1 )

赣公网安备 36011102000314号

GMT+8, 2024-11-23 11: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