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8日至3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渔农综合种养高质高效技术与轻简化装备”项目2025年工作推进暨现场观摩会在安徽无为市和芜湖市成功举办。会议由水产种质创新与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主办,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承办。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戚仁德、水产研究所所长江河、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俊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南昌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和示范基地负责人近50余人参会。会议通过工作汇报、交流研讨和实地观摩,系统梳理项目进展,共谋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路径,为渔农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2025年工作推进会上,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俊致辞,介绍了无为市水产业发展及渔农融合成果,并对项目技术成果落地寄予厚望。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戚仁德强调,渔农综合种养是践行“大食物观”、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项目以高质高效技术与轻简化装备研发为核心,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各方需深化协作,推动成果转化落地。项目首席专家洪一江教授主持汇报会,各课题及示范基地负责人围绕2024年任务完成情况、2025年工作计划及中期考核目标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项目任务和实施进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心得,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剖析。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情况,希望与各项目单位开展广泛长期的产学研合作,积极配合,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洪一江教授认真听取汇报和并交流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各课题组和示范基地在2024年取得的成绩,细致梳理了2025年工作计划和安排,重点结合项目任务提出了茬口衔接、农作物及水产品品种选育、模式与技术的创新性实用性体现、尾水处理、轻简化装备落地、示范基地建设规范标准等关键问题,希望大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以解决产业共性问题为导向,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合理规划,深入探讨,群策群力,争取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后,项目组成员先后实地调研了安徽无为和芜湖的试验示范基地,了解示范基地建设和示范内容进展情况。在无为市安徽蓝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龟鳖生态养殖基地,董事长项旭东详细介绍了基地整体建设情况和未来规划,并就开展“稻-虾-鳖”养殖模式打造“生态甲鱼”品牌与首席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据悉,该基地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在龟鳖繁育、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随后,项目组成员赴芜湖盛典休闲生态园有限公司小龙虾繁育和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进行现场考察。项目成员上海海洋大学冯建彬博士汇报了在该基地开展的小龙虾速生新品系F4代选育和稻虾连作生产试验示范情况;企业负责人李典中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座谈,向专家组详细介绍了基地生产和建设情况,并表示全力配合好本项目在基地的实施和推广工作。据悉,该基地共有小龙虾选育池塘1000余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5万余亩,通过技术支持带动200余户农民年均增收超3万余元。 本次会议通过“汇报+研讨+观摩”的形式,全面总结了项目进展,明确了年度重点任务,为项目课题、示范基地负责人和企业代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座谈和现场观摩,达到了凝聚共识、明确目标、拓宽思路、务实举措、推动落实到目的。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渔农综合种养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