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西省虾蟹养殖防灾减灾 技术指导

2024-7-16 18:33| 发布者: 特种水产体系| 查看: 163| 评论: 0|原作者: 李小勇 整理

江西省虾蟹养殖防灾减灾

技术指导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

 

 6月以来,我省多地连降暴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洪灾的发生对虾、蟹造成了较大影响,洪水冲毁养殖设施,造成养殖虾、蟹逃逸;并且污染了养殖池塘(稻田),导致虾、蟹生长缓慢、病害频发。汛期过后,近日又连遇高温暴晒天气,进一步对我省虾蟹养殖产业造成不利影响。为减少洪涝及高温天气对我省虾、蟹养殖造成的损失,现提出虾、蟹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供各地参考使用。

一、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导

(一) 暴雨对池塘(稻田)养殖的影响

1.水位上升。暴雨往往伴随大风,直接造成了很多池塘(稻田)水位急剧上升,溢塘(田)的风险加大,甚至造成有些池塘(稻田)水位与堤埂持平。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池塘围栏设施、池埂损坏甚至坍塌。

2.水温下降。大量雨水进入池塘(稻田),直接造成池塘水温下降,使虾、蟹产生应激反应。如果暴雨后紧接着是晴天,水温又会迅速上升,对养殖动物造成二次应激。

3.pH下降。雨水一般是弱酸性的,瞬时大量降雨会造成池塘pH骤然下降,有的池塘甚至下降幅度超过1.5以上。另外,连续暴雨天气,由于水体光合作用下降,藻类大量死亡,也会导致pH下降。

4.溶氧下降。连续暴雨会导致池塘底层溶氧偏低。一方面水体光合作用变差,引起池塘水体藻相、菌相失衡,藻类大量死亡甚至倒藻;另一方面池塘底部耗氧增加,池底的残饵、动植物尸体等有害物质泛起,生物耗氧量上升,加剧了池塘缺氧状态。

5.摄食下降。由于突然的大量降雨,会导致很多池塘出现“水浑”现象,产生较强应激,因此往往暴雨后养殖动物摄食明显减少。一方面大量雨水导致池底耗氧增加,水体溶氧下降,导致养殖动物摄食下降;另一方面池塘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加速,各种水质指标出现异常,对养殖动物应激很强,也导致了摄食下降。

(二) 洪灾应对措施

1.及时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池塘和稻田综合种养环沟要注意天气和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设置围网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开展抢险救灾时,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生产人员要配备救生设施,生产过程中不可进行危险操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撤离。

2.抓紧修复养殖设施。对于损失轻微的虾、蟹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塘口堤坝、稻田养殖田埂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被淹没的池塘(稻田)养殖区,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对生产设施毁坏严重的养殖水体,首先判断养殖水体剩余虾、蟹的数量,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剩余养殖虾、蟹的逃逸(如用2~3层拦网拦住养殖设施被毁坏的地方),洪水彻底退去后再进一步修复。对无法修复的要进行捕捞,使用地笼对池塘(稻田)中的小龙虾进行捕捞清点,达到上市规格的小龙虾及时上市销售。对于逃虾、蟹大于50%的池塘(稻田),可将多个池塘(稻田)里的存虾、蟹进行并养。不够上市规格虾、蟹转移到安全塘口暂养,等水位回落后放养,减少受灾损失。对于池塘精养区,要及时整修进排水系统。与外河水位差较高的池塘,应回水减少水位差,防止倒埂逃逸;其次要及时检查修补进排水口,防止渗漏,以防虾、蟹再次逃逸。在7〜9月,因洪涝严重受损出现“空池塘(稻田)”的稻田中补放25〜40克/尾的种虾,每亩补放25〜50千克。对于虾、蟹养殖池塘(稻田),水淹后外面的野杂鱼会进入池塘(稻田),应迅速灭杀;灭杀野杂鱼的方法:池塘是每亩用15~20千克茶粕+1千克盐浸泡12小时,再用25千克/亩生石灰化开,倒入泡好的茶粕,混合后全池泼洒;稻田是每亩使用5千克茶籽饼加2千克生石灰化水,沿虾沟均匀泼洒,杀灭野杂鱼。

3.做好塘内虾、蟹养殖。适时补放虾、蟹苗种,认真做好受灾渔业水域尤其是塘堰区域内虾、蟹情况的调查,科学评估灾后养殖水域内现存虾、蟹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于虾、河蟹养殖量的估算,可在杀灭野杂鱼后,根据虾、蟹的吃食情况来估算虾的存塘量;每次投饲后2小时检查虾、蟹的吃食情况,以基本吃完、略有剩余为宜,再根据投喂量的3%~4%,推算出存虾、蟹量。

4.做好小龙虾苗种繁育。小龙虾的苗种繁育工作现在正当其时,早日开展这项工作,能有效提高小龙虾的苗种繁育产量,也能使小龙虾早出苗,因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1)对小龙虾苗种繁育池清塘消毒、修整。(2)种好水草(水草面积占全池1/3),进水60~70厘米(以浅水区田面计算),进水时要用60目以上的筛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苗种池。(3)小龙虾亲本放养。每亩放养规格≥35克/尾的小龙虾50~75千克,雌﹕雄为1﹕1,有条件的亲本虾可来源于不同地方或外塘大水体的虾。(4)亲虾放养后要进行强化管理,投喂优质饲料(饲料粗蛋白质≥32%),改善好饲养水体(保持水体“嫩、活、爽、肥”),可定期泼洒“EM菌”改善水体。(5)9月下旬~10上旬,对小龙虾苗种池再进行一次清塘消毒,尤其要灭杀池中的小杂鱼。(6)苗种池“回水”后及时补种水草,投喂优质饲料;进入苗种繁育正常的日常管理和越冬管理。

5.防止疫病发生。大灾之后易发大疫,洪涝期间,所有的水域、陆地都连成一片,虾、蟹的各种病原体到处滋生蔓延,极易引起疫病的流行和暴发,所以要加强养殖水域的病原检测,以防各类动物性疾病相互传播。特别是洪水过后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急剧增多,很容易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质减弱,引发其他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性感染。同时上游水由于温度、pH值等理化因子与下游水有一些差异,也会导致鱼体不适,造成死亡。此时要做好防病措施。

6.加强日常管理。要坚持每天巡田,观察虾、蟹的吃食、活动情况,水草及水稻的生长情况。坚持定时、定点、定量投喂;每日可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每日饲料投喂量控制在虾、蟹体重的5%左右,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促进虾、蟹肠道健康,增强抵抗力。每隔15天换水1/3,每隔20天使用10千克/亩生石灰化水进行泼洒。

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导

(一)苗种和养殖生产

1.苗种选择

投苗前需对种苗进行常见病原检测,建议选择无特定病原  SPF)苗种用于养殖生产,不可使用检出阳性的苗种。

2.水质调控

要关注天气变化,在温度剧变、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前后应及时调控养殖水体。对于开放的池塘养殖模式,天气变化前4天,用虾饲料、鱼饲料、糖类等作为培养基扩繁益生菌,益生菌扩繁时间一般为24小时。天气变化前3天,需要对养 殖水体消毒处理;水体消毒后约12小时,使用活化培养的益生菌菌液和藻类营养盐重新构建藻类和细菌群落结构。天气变化前1-2天,新的藻类和菌群快速生长,将构建更加稳定的生 态系统,养殖池塘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也将有效提升。加强极 端天气前的预防管理,合理控制池塘水深,加固池堤和水电设 施,疏通应急水渠,避免灾害天气造成池水漫灌、池堤决口、水电设施损坏等;配置一定的蓄水池,用来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时养殖池塘的用水需求。

3.使用二级处理水养殖

受天气变化、发病池塘水排放等影响,外源水体质量不稳 定,可能含有病毒、条件致病菌和寄生虫,外源水进入虾蟹养 殖池塘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建议采用二级处理,设置2个蓄水池,外源水进入一级蓄水池后进行消毒和沉淀处理,2 天后将 表层水引入二级蓄水池再次进行消毒和曝气处理 1-2 天,水体 余氯去除后将表层水引入虾类养殖池塘。

4.饲养管理

做好水草管理。针对淡水青虾、中华绒螯蟹等品种,定期维护池塘中栽种的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及时清理腐败 水草,确保水草处于良好生长状态。加强投饲管理。根据天气 条件、水质、养殖阶段、虾蟹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的饲料 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败坏池塘水质。

(二)、水生动物疾病防控

1、积极预防

育苗期间措施:育苗过程中,要做好虾蟹幼体、育苗器材、 育苗水体等相关消毒工作。采取育苗用外源水过滤、一级消毒 沉淀、二级消毒沉淀、紫外消毒、去除有机物、蓄水等措施净 化育苗用水,保障亲本和种苗养殖用水不携带病原,减少有机 物,对蓄水进行病原和水质检测,含病原生物、水质不达标的 蓄水不能进入生产区。

养殖期间措施:增加溶氧。增加增氧机开启频次,早上、 中午、夜晚时段, 以及强降雨和低气压天气时段开启增氧机, 实时关注水体溶氧含量变化。养殖后期,虾蟹池塘底部溶氧不 足时,可合理配合使用颗粒状的过氧化钙粉(水产用)、过硫 酸氢钾复合物粉等化学增氧剂,增加池底溶氧含量。合理控制 养殖密度。通过适时分塘转移大规格虾、增加商品虾出塘等措 施,合理控制商品虾存塘量,控制池塘养殖密度。操作过程中 应注意避免存塘虾受伤或产生应激反应。合理投喂。根据实时 天气状况、虾蟹生长摄食状态进行科学投喂,避免过量投喂造成养殖环境污染,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提高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

2、精准防治

应关注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肝肠胞虫病、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病、中华绒螯蟹螺原体 病等,具体防控技术如下。

虾苗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十足目虹彩病毒、肝肠胞虫等 重要传染性病原对虾类养殖影响严重。应对虾苗进行检测,选 择不携带重要病原的虾苗用于养殖。

应加强养殖水质状况监测,每天检测溶氧、氨氮、亚硝氮、 pH 等水质指标,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土池底层水体溶氧 不低于 3.5 mg/L,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水体的溶氧不低于   4.0mg/L;水体 pH 值控制在 7.5-8.8 范围为宜,对于养殖设施 配置不足的半集约化养殖土池,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控制  0.3mg/L 以下,在机械增氧、进排水、水质监测等设施与养 殖生产管控充分的集约化海水养殖系统中,水体的氨氮浓度控 制在 1mg/L 以下,亚硝酸盐低于 2mg/L。可通过增强水体机械  增氧、合理使用化学增氧剂提升池底溶氧等措施提升养殖池塘 水环境质量。

应每周定期监测池塘微藻优势种群状况,防控高温暴雨天 气诱发池塘富营养化水体暴发有害藻华。预防天气剧烈变化导 致养殖虾蟹暴发疾病,适量投喂维生素和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等 提高虾蟹抗应激能力,增加养殖池水深、提高水体溶氧浓度、 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含量,避免水质出现剧烈变化。

3、规范用药

要合理使用药物。一旦发现疾病,先确诊病症,然后合理用药、对症下药。用药过程中要保证科学用药,要注意药物的 协同和拮抗作用,合理配伍。防止药物滥用。不得向池塘泼洒抗生素,不得低剂量内服抗生素预防疾病,不得使用违禁药物。严格落实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养殖规范用药,严格遵循《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 2022  1、2 号》中规定水产养殖药物。不盲目听信某种药物效果,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原料药以及所谓 “非药品” “动保产品”等国家未批准 药品(无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加强药物的鉴别能力。加强假、劣兽药的鉴别能力,可在  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 中查询兽药信息,避免买到假、劣兽药。

(三)、水产品和投入品运输

苗种运输 做好苗种运输计划。苗种生产企业尽量与物流企业直接对 接,建立稳定的运输线路,保障苗种顺利运输至养殖企业。加 强与各地渔业部门、行业协会对接,协同做好苗种保障和运输安全工作。苗种运输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何种运输方法、使用何种交通工具,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二是苗种在运输前要停食锻炼。三是注意调好水温 和水质。苗种在放养前,确保养殖池水体与运输水体水温相2℃以内,尽量降低苗种胁迫。 四是保持溶氧充足,不添加麻醉剂。五是虾蟹苗种运输过程注意控制种苗装载密度,防止相互挤压。

水产品运输 夏季水产品运输前要停食,拉网锻炼,降低鱼体应激反应。高温季节活鱼运输时要做好降温工作,向鱼车内添加冰块降温;同时提高增氧,保持充足溶氧,防止缺氧死亡。

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 夏季渔需物资的运输需要注意高温、强光、雨水对渔需物资的影响。药物运输防止暴晒,做好遮阳降温工作。饲料运输要做好遮阳、通风、防雨措施,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淋雨受潮等影响饲料。

小黑屋|特种水生生物-鄱阳湖水产网 ( 赣ICP备16006353号-1 )

赣公网安备 36011102000314号

GMT+8, 2024-11-23 11: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