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该怎样选择和使用消毒药

2020-7-31 10:58| 发布者: 鄱阳湖水产网| 查看: 681| 评论: 0

出处:施工评说 作者:施工 水产养殖网 2020-04-18 11:06:00
水产养殖能否抛弃消毒药

尽管这几年以菌抑菌的说法非常流行,菌藻平衡的理想也非常浪漫,许多人也提出了不用包括消毒药在内的任何药品的生态养殖,认为不消毒和不用任何药物就是健康养殖方法。

水产养殖完全不用消毒药行不行?理论上应该可以的。在实验室中,用一个优势的微生物和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即使在开放的环境,这个目标微生物是可以完完全全抑制其他微生物形成绝对优势菌,也就是确实可以以菌抑菌。

以菌抑菌这就好像已经为水产养殖放弃一切药物指出了方向,就是说:可以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可水产业一般是在一个理化条件不能够完全控制、环境也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即使是室内养殖,水体依然是每时每刻都在和外界互动、水体的理化条件也不一定能够及时如意的控制在需要的环境。土池的底泥、高位池海边的飞鸟、螃蟹等就更加难以控制了。如何能够做到使目标微生物时时刻刻成为优势菌?

所以养殖水体如果没有一个特别适合某一种指定的微生物生存的稳定环境,要完全靠微生态平衡的手段(也就是我们养殖户常说的以菌治菌)来控制有害疾病就可能不是那么现实了。以目前的养殖条件,消毒还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控制疾病的手段。而且第一次纳水的消毒不仅仅单纯杀菌,还希望把外水源带进来的异常藻杀了、同时清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等。

漂粉精对外水源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处理前后对比见图1和2.

图1:原水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2:每亩撒漂粉精2公斤次日的氨氮亚硝酸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每亩撒漂粉精2公斤后泥皮浮起来见视频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水产一般对消毒药的要求

一:消毒药对养殖对象的影响

水产养殖的消毒一般都是群体用药,水产养殖(大型鱼和个别贵重鱼除外)是不能像禽畜养殖那样挨个打针进行个体用药,药物通常是整个池塘泼洒用药,无论有病没病,整个池塘的鱼虾蟹都要被动用药。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对水中的所有生物都是一视同仁的,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安全性问题。

这里就要考虑以下问题:

1:消毒药并不是效果越久越好,消毒药太稳定了,保持时间太久会不会也影响养殖品种?

2:鱼虾混养的池塘要考虑其他养殖品种对所用的消毒药敏感?有一些消毒药比如有些像金属类的杀虫、消毒药等的药效持续时间会不会太长?会不会对虾、鱼产生副作用?

二:水产养殖使用的消毒药一般要求具有良好水溶性

通过泼水途径给药,就要求药物一定是水溶性的,水溶性的药物才能够在水中均匀的分布在水体的每一个部位,而不会出现这里的浓度太高引起中毒、哪里浓度低,形成不了有效的药物浓度的现象。

有一些养殖户喜欢用的大蒜素粉作消毒药用,好是很好,既消毒了又为虾开胃,还没有任何刺激性。大蒜素粉作为消毒药就是好!可是一般的大蒜素是非水溶性的,很难达到在水中均匀的分布的要求,这样子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了。所以这就是我们首创水溶性大蒜素粉的意义和理论依据所在!见图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使用水溶性大蒜素后水体弧菌的对比见图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水产常用消毒药的种类和使用

水产养殖消毒药的选择可以根据使用目的、结合经济上合理的消毒药就可以了。不一定需要太高大上。比如第一次的纳水消毒因为不需要考虑对虾蟹鱼是否有刺激性,只要杀菌谱广、速度快、代谢快,能够杀杂藻和杂鱼就可以了,所以一般使用漂粉精就可以。但是在池塘里已经有虾了,就需要选择刺激性小、对水质影响小的消毒药了。比如水溶性大蒜素、二氧化氯。

水产养殖常用的消毒药尽管名称或者结构不一样,但是许多机理是同一的,选择可以通过你的使用目的、价格、养殖品种、消毒药的优缺点等来选择。水产养殖常用的消毒药主要有见图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选择和使用水产用的消毒药注意点是:

1:消毒药的消毒效果持续不要太久,最理想是;消毒药杀了菌就马上自然消失,对水和水体的生物没有任何的影响。而不是药效长就好,而恰恰相反,消毒效果太长的消毒药往往是对水体和水里生物产生副作用最多的药品。

2:残留药物或者消毒药的代谢物消毒容易清除,比如氯制剂就可以用大苏打明确的清除。

3:分析病情再用药,不要滥用消毒药,避免失去抢救时间甚至加重病情。

水产养殖比较常见的失误是把非生物性感染的疾病不加分析就习惯性的归纳到弧菌、病毒身上。这时候使用消毒药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加快了疾病的发展,导致重大的损失。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有许多环境引起的疾病,本来可以通过水质改良或者营养强化就可以解决,可习惯性的用药方式却带来了失误。所以对虾疾病一定要细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措施上策。
 
如何提高消毒药在水产养殖中的效率

消毒药的消毒效果,会很明显的受水体有机物(也就是肥和瘦)的干扰,越肥的水,消毒效果越受影响。甚至在有机物太多的池塘中,会在消毒的第三天出现弧菌又再如旧超标的现象,导致有弧菌杀之不绝的感觉。这里不一定是消毒药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水体太肥、非常适合于包括弧菌在内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原因。

所以:在考虑到水质对微生物的影响,在评价一个措施是否能够确切控制弧菌和其他微生物时,不能够就仅评价消毒当天弧菌是否减少,而应该最好做一个连续的动态观察,连续保持弧菌等微生物不升高才能够如实的反映出措施是否正确。见图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其实:目前存在于兽药典上的任何一个消毒药,对弧菌等致病菌的杀灭效果都非常确切,不需要找什么神丹妙药。关键是:如果仅评价消毒当天弧菌是否减少,没有考虑到水产养殖水质对微生物影响的复杂性因素,往往就反而会导致弧菌杀之不绝的假象和对养殖管理指导的失误。

消毒药在水产养殖中值得商拓的几点

一;消毒药有没有耐药性?养殖过程中是否需要几个消毒药轮流使用?
有一些养殖户在使用消毒药时认为:应该是用几种不同的消毒药交替使用,这样子才能够避免出现耐药性。 

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就知道用浓烈的酒来消毒避瘟驱邪。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明显发现其他细菌对酒精有耐药性,酒精今天依旧是外科必要的消毒药。消毒药和抗菌素的作用机理不一样,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细菌形成芽孢对消毒药抵抗的过程不是耐药性),目前人类使用的一些消毒药,比如过氧乙酸、酒精、碘等的应用历史已经过百年了,可是这些消毒药依然是外科的主要消毒药品,就是这些消毒药还没有耐药性。

二:好的消毒药能否选择性只杀有害菌而专门保留有益菌?

这一点最好能够拿出准确的实验数据和机理证明才行。从消毒药的药理看,可能目前所有的消毒药还很难做到有选择性消毒这一点。

三:定期的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能否起到预防疾病的手段?

从消毒角度而言,定期的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是一种有害无益的坏习惯,因为当消毒药在水体不能够达到其有效浓度的时候,是不会有消毒作用的。这样做不单单浪费而且可能会给水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四:消毒后细菌几天后又升高是否消毒药有问题?

消毒后包括弧菌在内的细菌几天后又升高,再消毒又升高,反复如此,不断加大消毒药用量,陷入恶性循环。这种状况并不少见,这种状况可能应该要考虑到:是池塘的理化条件出问题了,不一定马上考虑这个消毒药是假的。
上面也提到,消毒药往往会受水体有机物含量的干扰,同时再好的消毒药也就只能够在有效浓度的时候降低水体的细菌总数。一旦水体消毒药的有效浓度降低,水体的环境就决定了水体细菌总数是否会升高,水体会长什么细菌。

因此;一旦在生产中遇到消毒后细菌几天后又升高这种情况,就要检查:是否池塘水太肥了,太有利于细菌繁殖了。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能够老是扬汤止沸,反复使用消毒药。而应该釜底抽薪,把池塘肥度降下来。在使用消毒药之前先用一次塘生态,把水的肥度减下来再消毒,这样子细菌的繁殖才会慢下来。见图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五:掌握好消毒药的使用慎重期:

消毒药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特点是;群体用药。也就是不管你需要不需要,一旦你投药,这个池塘里所有鱼虾蟹、浮游生物等生物都用药了。所以消毒药的使用必须照顾到;消毒药是否会干扰了生物某些特殊的生理阶段?比如换壳等等。

一般情况下对虾养殖是;

1:换壳期慎重消毒。不过也的确有人专门在换壳期消毒,我们这里讲的是危险几率的问题,所以有一些个例会有例外。
2:气候条件不好不消毒。总不能够傻到下雨天就偏偏去冒着大雨消毒那样子吧!
3:水质不好,比如亚硝酸盐、氨氮、ph超标太多不消毒。

六:消毒药的增效
消毒药的增效是根据不同的化学品对微生物的机理的协同而达到的。比如季铵盐和碘的配合,是利用季铵盐扩大细菌细胞膜的间隙,从而利于碘的渗透而达到增效效果。而如果随意的把碘和维生素C随便络合了,那就不一定会有明确的增效作用,同时维生素C原来的营养功能也失去了

小黑屋|特种水生生物-鄱阳湖水产网 ( 赣ICP备16006353号-1 )

赣公网安备 36011102000314号

GMT+8, 2024-11-23 12:50

返回顶部